Sunday, August 16, 2009

經論中的大自在王佛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經論中的大自在王佛
達摩血脈論(渝州華嚴寺沙門釋宗鏡校刻)
間曰:「心既見在,何故不見?」師曰:「汝曾作夢否?」答:「曾作夢。」問曰:「汝作夢之時,是汝本身否?」答:「是本身。」 又問:「汝言語施為運動與汝別不別?」答曰:「不別。」 師曰:「既若不別,即此身是汝本法身;即此法身是汝本心。」此心從無始曠大劫來,與如今不別;未曾有生死,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好不惡,不來不去;亦無是非、亦無男女相、亦無僧俗老少、無聖無凡;亦無佛、亦無眾生、亦無修證、亦無因果、亦無筋力、亦無相貌;猶如虛空,取不得、捨不得,山河石壁不能為礙;出沒往來,自在神通;透五蘊山,渡生死河;一切業拘此法身不得。此心微妙難見,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見。於此光明中運手動足者,如恒河沙,及乎問著,總道不得,猶如木人相似,總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識?佛言一切眾生,盡是迷人,因此作業,墮生死河,欲出還沒,只為不見性。眾生若不迷,因何問著其中事,無有一人得會者,自家運手動足因何不識。故知聖人語不錯,迷人自不會曉。故知此難明,惟佛一人能會此法;餘人天及眾生等,盡不明了。若智慧明了,此心號名法性,亦名解脫。生死不拘,一切法拘它不得,是名大自在王如來;亦名不思議,亦名聖體,亦名長生不死,亦名大仙。名雖不同,體即是一。聖人種種分別,皆不離自心。心量廣大,應用無窮,應眼見色,應耳聞聲,應鼻嗅香,應舌知味,乃至施為運動,皆是自心。一切時中但有語言道斷,即是自心。故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色無盡是自心,心識善能分別一切,乃至施為運用,皆是智慧。心無形相,智慧亦無盡。故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四大色身,即是煩惱,色身即有生滅,法身常住無所住,如來法身常不變異故。(註一)
六十華嚴如來名號品第三
此娑婆世界東。次有國土名曰密訓。彼謂如來或稱平等。或稱最勇。或稱安慰。或稱調意。或稱聞慧。或稱一切捨。或稱自在。或稱堅固身。或稱大超越。或稱無比智。(註二)
八十華嚴如來名號品第七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南,次有世界,名曰:豐溢。如來於彼,或名:本性,或名:勤意,或名:無上尊,或名:大智炬,或名:無所依,或名:光明藏,或名:智慧藏,或名:福德藏,或名:天中天,或名:大自在如是等,百憶萬種種名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註三)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卷上
爾時相莊嚴星宿積王菩薩。又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得大善利。不生於彼蔽惡下劣有情之中。佛言善男子莫作是說何以故東北方有世界名千莊嚴。彼現有佛號大自在王如來 應正等覺。其土有情皆悉具足一向安樂。譬如苾芻入滅盡定。彼之安樂亦復如是。若諸有情於彼佛剎。百俱胝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訶世界。一彈指頃於諸有情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淨心。(註四)


註一: 頓悟入道要門,黃檗傳心法要,達磨四行觀,達摩血脈論,達摩悟性論,達摩破相論,最上乘論
頁109-111,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十月出版台灣,台北。印贈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佛乘宗學會。
註二:晉朝版大方廣華嚴經(上冊),如來名號品第三,第四卷六十六頁。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出版,大玉基金會,台灣台北蘆洲鄉,Monterey Park,Hacienda Heights, CA。承印者:盛益印刷事業有限公司。中華民國八十三年農曆九月九日,佛弟子彭麗蘭沐手敬書。
註三:大方廣華嚴經豪華精裝本,新莊寶印出版社出版,洛杉磯功德林素食餐廳倡印。如來名號品第七,卷第十二,頁二十,二十一。
註四: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卷上,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電子大藏經,No. 319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 (卷1) T11, p0906c,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一冊 No. 319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 V1.10 (Big5) HTMLHelp版 Build 8,完成日期:2001/04/01。 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比對資料來源: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 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考【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基本介紹】 。

佛乘宗弟子法宏二零零五年十月六日恭錄於加州哈崗
最後修改日期 10/13/05